今天自考在线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院校招生考试、招生简章、报名入口、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10月6日,经过6天3000多公里的跋涉,北方新报记者和爱心人士一行终于抵达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扎仁镇国足小学,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可爱的师生和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支教老师杨早龙。持续了近一个月的爱心行动,在这次温暖的相遇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艰难的旅程
9月30日14时30分,3辆爱心车和同行的14人沿京藏线从呼和浩特出发。虽然我们对这段爱情旅程的艰难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由于车辆、路况等诸多原因,10月4日,爱心车队行进到青海格尔木时,只剩下一辆车,五个人。10月4日晚,西藏五人开会重新规划路线——团里两位女士当晚坐火车去西藏那曲,另外三位开车去西藏。
艰苦的旅程从10月5日开始。当天7点,天还没亮,3名驱车进藏的队员就从格尔木踏上了109国道。本以为早点出发可以避开进藏车辆的高峰期,但其实在这条进藏运输物资的主干道上,大部分车辆都是从早到晚跑,而且大部分都是大车。爱心团的成员没有开车进藏的经验,也没遇到过这么多大型车辆。很难想象在这样一条路上的旅程。
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那曲,800多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个人走了将近17个小时。
在驱车进藏的爱心团成员们一路跋涉的同时,另两个乘火车抵达那曲的人,正承受着高原反应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打击。两人于10月5日6时许到达那曲。待在那曲后,高原反应开始了。虽然乘坐的是高远安,但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卢雪莲仍然患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她从早上一直吐到下午,四肢无力,一直很困。
3时,5人在那曲县城汇合。大家沟通后,建议陆雪莲放弃第二天去国足小学,但她没有接受大家的建议。10月6日,她拖着沉重的双腿,饱受高原反应的折磨,踏上了她的爱情之旅。
远方的问候
经过前一天1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再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西藏队的5名队员早已筋疲力尽,但我们依然顽强拼搏,按计划于10月6日前往国足小学。这个学校在百度地图上搜索不到。杨早龙通过微信把位置发给了记者。我们在当天八点半出发。
一个多小时,杨早龙给记者发了十几条微信,问他在哪里,记者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热切的期待。一个半小时后,在扎仁镇公交站牌前,记者看到了杨早龙的身影。他带着一个爱心小组去了国足小学,老师们正在学校门口迎接我们。然后,他们招呼我们到小会议室,倒上醇香的酥油茶,端上水果条和肉干,热情地招呼大家喝茶吃东西。
喝茶的时候,外面传来广播,原来是上午的课间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记者一行给孩子们分发了糖果和零食,孩子们排队领取这些小礼物,非常开心。由于公交车上能携带的物资有限,收集的大量物资都是邮寄的。除了一些零食,我们还可以把呼和浩特市西林南路小学二年级七班的孩子们写给国足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的信带过去。
当我们把信交给孩子们的时候,发现高二的七个学生中,只有九杰一个人能完整地读完信的内容,其他孩子的语文水平都读不流畅。于是同行的爱心人士给孩子们读了呼和浩特的孩子们的问候。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字母仿佛是打开外面世界的窗户。
特殊家访
经过一上午与学校师生的互动,记者提出要去一个高一的孩子家里看看。公益活动开展后,内蒙古能源电力金山热电有限公司设备党支部联系记者,称想资助安多县贫困家庭的一两名小学生,并委托记者了解当地学校的具体情况。记者将这一想法传达给杨早龙后,杨早龙和校长倪霞去孩子家家访,并向记者反馈。
10月6日11时,记者一行再次对这户人家进行家访。母亲格桑·德清正忙着做家务。通过老师的翻译,记者了解到格桑德清的丈夫离开了这个家庭,留下了三个孩子。三个女儿中最大的八岁,在国足小学读一年级。另外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全家人的生活全靠她66岁的父亲做村医每月1400多元的收入。格桑德清还有一个智障弟弟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虽然现在国家政策好,孩子上学不用花一分钱,对他们这种贫困家庭还有很多政策和经济上的照顾。但是,家里有老有少,格桑德清没有收入,所以他们家需要特别的帮助。格桑德清非常高兴听到有人在遥远的内蒙古愿意帮助他们。
虽然语言不太清晰,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葛山德青和她家人的淳朴热情。喝完酥油茶和酸奶,我们和他们告别,回学校了。
温暖的行动
9月11日,本报刊发《杨早龙助教:请帮帮这些孩子吧!”,报道了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扎仁镇国足小学任教的呼和浩特青年杨早龙为安多县1708名小学生求助的故事。安县地处藏北高原山川之中,海拔4700多米,气候严寒干燥,藏族同胞占人口的96%以上。那里的孩子们缺少冬衣和运动用品。在了解了安多县13所小学的基本情况后,杨早龙向家乡人民呼吁:请帮助这些藏族孩子!连日来,杨早龙的呼吁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烈响应,爱心人士的温暖行动不断。
截至目前,内蒙古爱心家园公益协会已为扎仁小学340余名小学生邮寄了冬衣和文体用品;托县云中梦爱心慈善协会为色吾小学56名小学生邮寄了冬衣和文体用品;内蒙古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分公司为岗尼小学87名学生邮寄羽绒服、毛毯、帽子、手套、文具;阿拉善大润志愿者协会为多玛小学86名学生邮寄了冬衣和文体用品;呼和浩特市兰哈达爱心慈善协会为玛曲小学141名学生募集物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林南路小学、南门外小学师生为国足小学40名学生提供冬衣和文具。
此外,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丁香爱心公益组织也在积极组织公益活动。内蒙古信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艺术之翼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内蒙古艺术学院后勤处直属党支部为安多县小学生捐赠衣物、购买物资。安县的13所小学都得到了内蒙古的物质援助。
国足小学校长倪霞告诉记者,从9月中旬开始,来自内蒙古的物资陆续到达县城,各个学校的老师都收到了自己的物资,分发给孩子们。在收到衣服和文具,以及内蒙古孩子们的来信后,孩子们非常高兴。
10月6日,记者一行在学校与老师简单吃过午饭后,将告别国足小学。倪霞校长和老师们又给我们献上了哈达,欢迎我们以后常来我们学校看看。不情愿地,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记者手记]
西藏之旅是对身心的巨大考验。这次慈善活动让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收获了很多感情。从接听无数热线电话、接受一批批物资、参加各单位的募捐活动、和志愿者一起打包邮寄物资……一个月的爱心行动,我们累并快乐着。见到杨早龙和孩子们的那一刻,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西藏有句话叫“远在阿里,苦在那曲”。那曲的苦更多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没有长途跋涉,没有高原稀薄空之气的考验,我们无法体会那曲的孤独。希望这次公益活动能够搭建起一座连接西藏和内蒙古友谊的桥梁。
离开国足小学后,我在拉萨王耀山脚下的佛堂里点燃了一排酥油灯,为所有关注和支持这项活动的爱心人士,以及安多县的师生们祈福。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会因为爱和善行而实现。再见,那曲!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以上就是自考在线为大家带来的暖心3000公里:志愿者从内蒙古到西藏跋山涉水送爱心,!Www.ZiKaoOnline.com-自考在线为考生提供网上报名系统入口及报考时间,中专、高职、职业教育、专升本、学历提升、成绩查询、历年真题下载、函授、模拟试题、课程资料等服务。